宇宙纪事(11):“天下税”把“天”捅漏了
接上回《宇宙纪事(10):瞒天过海的“财富法术”》继续说。本来,天下的资源财富都是归天下人公有共享。因此,才会有“天之道”的“损有馀而补不足”。但“人之道”的“私人占有制”,却连带着把天下所有的公共资源财富都一并“侵占分割”完了。而其在核算资本利润时,也根本不计算这些公共资源财富的使用成本与利润反哺。可见,自那个奴隶制民主“商业城邦”的“古典文明”时代起,这个市场经济的财富理论和经济学说,就一直在干着偷天换日的“分配游戏”勾当。
这样“损不足以奉有馀”的伤天害理,就必然导致了“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”和“法令滋彰盗贼多有”。因为这些“人之道”的“法术”,本身就是为偷天换日的“盗贼多有”而发明的。故此,自那个奴隶制民主“商业城邦”的“古典文明”时代起,所谓民主法治“普世价值”就一直是这个市场经济“分配游戏”的“护法”。然而,“人之道”的“市场规律”和“市场法则”,终究要遭到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的“天之道”惩罚。那个外星球商业文明的高度先进发达,也便注定了其自我毁灭的结局。
远古时期那场“黄金雨”撒落到地球上的信息碎片,给了地球人不少“天之道”的启示,但也带来了不少“人之道”的病菌。据说,那个外星球的商业文明,至今还在地球上发展传播。甚至,也已发展到了货币市场的债券贸易阶段。
那个外星球商业文明的“分配游戏”,从一开始就搞了偷天换日的“公私之变”手脚。由此,再拿“市场机制自由交换公平公正”来卖忽悠,天下所有人不知不觉中便都落入“财富陷阱”了。为何会如此呢?这里其实是打了一个“直接成本”和“间接成本”的马虎眼,同时也打了一个“当期费用”和“长期成本”的大埋伏。这里的“间接成本”和“长期成本”,就包括诸如1%与99%贫富等级分化的危机和生态资源环境危机,以及社会道德信仰危机等等人文自然大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。
换而言之,就是在商品市场价值交换的基础“游戏规则”上,已经把社会公共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给私人资本免费让利了。而私人资本的利润追求和财富积累,只需核算企业经营的微观投入产出效益即可。显然,资本实力越强市场份额越大的富商豪族,其所侵占和透支的社会公共资源财富就越多。久而久之,1%与99%贫富等级分化的危机和生态资源环境危机,以及社会道德信仰危机等等这些诸多系统危机便积重难返了!
也就是从“人之道”对天下公共资源财富的“私分私占”开始,便产生了“法令滋彰盗贼多有”的“法治”与“法术”,司法督察和讼狱体系也就应运而生。为了分摊这些相关的“公共治理成本”,“私分私占”的豪强之族,就以“天下公理”或“天子”的名义收取“天下税赋”。这种“天下税赋”制度,反映了天下豪强之族的私利博弈与“民主制衡妥协”。同时,也成了他们“经营天下”的新模式和利润增长点。而天下众多中小“私分私占”经营者及所有劳力者,就成了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的“资源”。所谓市场机制对“生产资源要素”的“合理配置”,便是这样一个“经营天下”的“分配游戏”。
更重要的是,通过“法令滋彰”的“征税”,就给天下公共资源财富的“私人占有制”,提供了“合理合法”的“法源”依据。所谓私人“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”,自这个“人之道”的“法治”时代起,并成为约定俗成的“普世天条”了!
但问题在于,这种“经营天下”的“财税增长”与“公共治理成本”之间,缺口和赤字总是在持续成长。因为“私人占有制”的豪强之族,追求“经营天下”利润最大化总是欲壑难填。所谓“经营天下”的历史兴亡周期律,便是超越了市场规律的人文社会大系统运动规律。这又是因为,“经营天下”的历史兴亡周期律,总是没有核算1%与99%贫富等级分化的“公共治理成本”。但人文社会大系统的这种内部的“周期性讨债”,也仅仅是普天之下的人世恩怨情仇。到了自然生态资源环境大系统“周期性讨债”之时,可绝不是靠“人之道”的“法令滋彰”能应付得了。
可见,“人之道”对天下公共资源财富的“私分私占”,即便是有了民主法治“普世价值”的“护法”,也同样难逃宇宙自然法则的追索。冒名“天下公理”或“天子”对天下人“征税”,却根本不诚实支付“运营天下”的“系统成本”,甚至还继续挪用侵占和“透支公款”。此“法”一开,等于是把天捅破了一个大漏洞。如此久而久之,怎能不积累出人文自然大系统债务危机的砰然爆发能?
由于自私贪婪的劣根不净,普天之下的芸芸众生也总是被“人之道”的财迷心窍所财迷心窍。于是,就在熙熙攘攘的财富梦里共同制造着生命的悲哀!那个外星球商业文明的自我毁灭,怎能不让人唏嘘不已!
老子曰:“民之饥,以其上食税之多,是以饥。民之难治,以其上之有为,是以难治。民之轻死,以其上求生之厚,是以轻死。夫唯无以生为者,是贤于贵生。”又云:“致虚极,守静笃。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。归根曰静,静曰复命。复命曰常,知常 曰明。不知常,妄作凶。知常容,容乃公,公乃全,全乃天,天乃道,道乃久,没身不殆。”
蓦然回首,此“公乃全”之道德箴言,莫非确有来自星际太空的“天外之音”?
(未完待续)
评论